020-123456789
 
新闻资讯

企业复工遭遇假劣口罩!上海查获涉嫌销售17万只假劣口罩案


更新时间:2025-05-24 23:01:13      点击次数:85324次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 刘浩)2月27日,企业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根据举报线索,复工对苏州金力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涉嫌销售劣质口罩和假冒注册商标的遭遇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查明其累计销售涉嫌假冒伪劣的假劣假劣3大类16种口罩17.3万只,涉案合同金额约132万元。口罩口罩

  2月初,上海涉嫌上海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因复工后疫情防控需要,查获以合同价132万元从苏州金力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采购23万只口罩,销售实际收到口罩17.3万只,企业其中5.8万只口罩已下发员工,复工剩余11.5万只暂存在公司。遭遇根据合同,假劣假劣该公司已实际支付了货款102万元,口罩口罩使用过程中发现该批口罩存在质量问题,上海涉嫌遂向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举报。查获


执法人员检查涉案口罩。


执法人员查获的假口罩。


执法人员查获的假口罩。

  2月27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接举报后,当即赴该公司对有关情况开展核查,并对库存约11.5万只共计16个品种的口罩抽样送检。执法人员现场通过调取进销合同,显示该批口罩系金力丰公司从个体户、东北人崔某由吉林省珲春市发货购入,再由金力丰公司转销给该公司。

  现查明,上述库存口罩共计16个品种,货值金额约66万元。其中,4种标称“河南飘安集团有限公司”的一次性口罩,共计约1500只,初步认定系假冒商标的产品,涉嫌存在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9种无标识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共计约10万只,货值金额约36万元)、3种标称N95的口罩(共计约1.6万只,货值金额约32万元),初步认定存在产品质量问题,涉嫌存在销售劣质产品的违法行为。

  据悉,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对金力丰公司涉嫌销售劣质口罩和假冒注册商标的违法行为立案调查,根据疫情防控期间的相关要求,从重从严尽快查处,并将有关线索移送公安,同时,就个体户崔某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口罩的违法行为作进一步调查核实。

责任编辑:24
 

Copyright © 2002-2017 绍兴卓通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TEL: 020-123456789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邮箱:admin@aa.com


友情链接: 守护夜间“烟火气”  湖南湘西:进村宣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福建泉州 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  北京丰台:专项检查电子烟市场  江苏徐州“伏羊节”食品专项抽检结果出炉  北京丰台开展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专项检查  杭州鲜丰水果上线“安心付” 距离“水果自由”更近一步  杭州市余杭区持续深化农产品品牌保护工作  天津:9家药品网络经营主体被约谈  北京石景山:查餐饮 护食安  福建漳州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工作  川渝市场监管部门发布“6•18”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  北京东城:专项检查古装旅拍价格  优化营商环境|辽宁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增强质量意识 推进高质量发展  浙江嘉兴开展中药生产专项检查  北京丰台:专项检查电子烟市场  北京顺义:专项检查冷饮市场  广西兴业:为群众提供贴心商标申请服务  江苏徐州“伏羊节”食品专项抽检结果出炉  四川召开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座谈会暨校服质量分析会  北京东城:专项检查古装旅拍价格  广州凤南网络科技、广州义德康生物科技等公司被罚  北京丰台:开展夏季水产品安全检查  江苏常州市场监管部门提醒:网络消费需看清店铺经营资质  湖南湘西:进村宣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江苏无锡开展青少年消费教育主题活动  上海长宁:打好“组合拳” 护航爱心暑托班食品安全  提升药品监管效能 “嘉兴药品检查”工作平台率先建立  严查夏季旅游商品  川渝市场监管部门发布“6•18”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  江西探索“承诺制”服务型执法 推动降低快递物流成本  山东肥城:“所社联动”守护群众乘梯安全  浙江嘉兴开展中药生产专项检查  北京丰台举办企业商标品牌管理与保护实务专题培训会  使用过期原料 北京熠昕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被处罚  上海:“一址两用”助力外资企业开设分装中心  广西北海查获1000余件假冒名牌服装  北京顺义:开展夏季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陕西延安:送法进企促发展 执法帮扶暖人心  北京丰台:专项检查电子烟市场  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浙江台州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验收  福建泉州 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  守护夜间“烟火气”  油烟扰民“点题整治” 福建市场监管在行动  上海长宁:打好“组合拳” 护航爱心暑托班食品安全  守护夜间“烟火气”  山东肥城:“所社联动”守护群众乘梯安全  福建发布消费提示:槟榔及槟榔制品不得标识“食品”或“食用”